“爸爸,这张照片里您搂我的动作真像小时候。” 1993年秋天,温暖的阳光洒在檀香山的庭院里,63岁的张闾琳一边指着那张已经泛黄的照片,一边轻声用英语说道。她的眼神中带着几分怀旧与柔情。张学良听见她的话,微微一愣,手中的放大镜不自觉地颤动了几下。镜片上反射的光线,让他那湿润的眼角更加显眼——这张定格在那个温暖夏季的合影,记录了太多难以言表的往事,凝聚了父子间不言而喻的深情。 照片的黑白影像上,94岁的张学良双臂大大展开,紧紧搂住了身边的儿孙,虽然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皱纹,但依稀可以从那褶皱中看见曾经“少帅”的英俊容颜。右侧的张闾琳格外引人注目,西装笔挺,气质沉稳。他那从眉毛到下巴线条与父亲几乎一模一样,连微微内扣的耳垂都与父亲如出一辙。父子之间那种跨越岁月、血脉相连的相似,似乎让人在看照片时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时空交错感。或许当时的摄影师并未预料到,这张合影竟然会成为张学良离开台湾前的最后一张照片。
展开剩余39%在张学良移居夏威夷前的某个清晨,他将那只珍藏多年的怀表交给了儿子。怀表的内侧刻着“汉卿 民国十五年”,而这只怀表与张闾琳手腕上那块闪闪发光的欧米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在波音747掠过基隆港上空时,张学良坐在机舱内,望着窗外翻腾的云海,突然忆起了自己1928年专列返回奉天奔丧时的情景,那些过往岁月仿佛又回到了眼前,成了永远无法抹去的记忆。
发布于:天津市杠杆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