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1704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张阿姨今年68岁,前段时间总觉得肚子隐隐作痛,还开始没胃口、体重悄悄掉。以为是老胃病犯了,吃了点胃药就不管了。
直到有一天,她黄疸明显,眼白都变黄了,家人才赶紧带她去医院检查。结果是胰腺癌,医生说发现时已经是晚期。
家人难以接受:“怎么会突然就这么严重?”
医生叹了口气:“胰腺的疾病,就是喜欢悄无声息地发展,等你发现它,往往已经来不及了。”
在我国,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恶性程度极高。它的5年生存率不到10%,早期发现率却不足20%。
胰腺病变早期虽然症状不典型,但并非完全没有信号。了解这些体征,可能就是救命的关键。
一、胰腺是个“沉默器官”,病了也不吭声?
胰腺位于胃的后方,深藏在腹腔中,它的功能主要是分泌胰液帮助消化,以及控制血糖的胰岛素释放。
因为位置隐蔽,一旦发生病变,不容易被早期发现。很多人等到出现黄疸、剧痛或体重骤降时,病情已进入中晚期。
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蛛丝马迹,只是我们常常忽视了它的求救信号。
二、胰腺出问题时,身体可能会出现这4种“征兆”
上腹不适,尤其是“带状”疼痛
早期胰腺炎或胰腺癌,常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或胀痛,有时疼痛会放射到背部。很多人误以为是胃病,但胃病很少会有放射性背痛。
尤其是在饭后加重、夜间明显的带状疼痛,要高度警惕胰腺问题。
体重明显下降,食欲变差
胰腺分泌的胰液负责消化脂肪,胰腺功能异常容易导致脂肪吸收障碍,出现无缘无故的体重下降。
而且很多胰腺病人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早饱感,即使没改变饮食习惯,也会持续掉秤。
皮肤、眼白发黄(黄疸)
胰腺癌尤其是胰头癌,可能压迫胆道,导致胆汁排出受阻。胆红素堆积在体内,就会出现黄疸。
此时不仅眼白发黄,尿液颜色也会加深成酱油色,甚至伴随皮肤瘙痒。
黄疸并非小事,尤其是无痛性黄疸,是胰腺肿瘤的典型预警信号。
大便异常,油腻浮便
胰腺分泌的胰酶帮助分解脂肪,当胰液分泌减少时,脂肪就难以被吸收。
这会导致大便颜色发白、油光发亮,甚至漂浮在水面,且有较重的异味。
如果排便出现这样的变化,且持续一段时间,不要仅仅以为是吃坏了肚子,要考虑胰腺功能问题。
三、为什么胰腺癌这么“毒”?和哪些因素有关?
医学研究发现,胰腺癌的致病机制复杂,和遗传、生活方式、代谢疾病等多种因素有关。
根据《中华医学会胰腺疾病分会》发布的资料,以下几类人群风险更高:
· 长期吸烟、酗酒者:烟草中的致癌物会直接损伤胰腺组织。
· 慢性胰腺炎患者:长期炎症刺激容易诱发细胞癌变。
· 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中晚年突然出现或加重的糖尿病,可能是胰腺癌的早期表现。
· 肥胖与高脂饮食:代谢紊乱会增加胰腺负担。
· 有家族史的人群:一级亲属中有胰腺癌患者的人,风险更高。
这些人群应定期进行胰腺相关检查,比如腹部B超、增强CT、CA19-9肿瘤标志物等。
四、早发现=多一线生机,别等身体喊“疼”了才重视
胰腺癌早期治疗效果远优于晚期,一旦错过手术机会,后续治疗手段非常有限。
因此,及时识别身体发出的异常信号,比什么都重要。
如果你或家人出现了:
· 不明原因的上腹带状疼痛;
· 体重骤减、食欲变差;
· 眼白发黄、尿色变深;
· 大便油腻、颜色异常;
请尽快就医检查,不要“等一等”“拖一拖”。
五、如何养护胰腺?这几点别忽视
1. 戒烟限酒:烟酒是胰腺最大的“敌人”,尤其是酒精性胰腺炎反复发作,容易诱发癌变。
2. 清淡饮食,少油少糖:减少高脂饮食负担,保护胰液分泌功能。
3. 控制体重与血糖:肥胖与糖尿病都是胰腺癌的高危因素。
4. 定期体检:尤其是高危人群,每年进行一次胰腺影像学检查。
结语
胰腺的问题虽然“藏得深”,但从不是真的“毫无预兆”。它会在你不注意的角落,留下一点点线索。
关键就在于,你有没有看见它、听见它、重视它。
别等到确诊那天才后悔,早点警觉,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参考资料:
[1] 中华医学会胰腺病学分会. 胰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2] 国家癌症中心. 中国胰腺癌发病与死亡数据分析报告. 2021年
[3] 北京协和医院普外科. 胰腺癌公众防治宣教资料. 2023年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杠杆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